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拓展》教案设计200
《小池》教学设计
一、以诗引诗,创设情境
1.孩子们,看(出示春天特点的图片),伴着春风,春姐姐来了,她吹红了桃花,点绿了柳树,大地立刻成了一幅五彩的画。这样美丽的景色,不光我们赞叹,历史上有许多诗人也很喜欢!他们用他手中的笔,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的诗,我们一起来背背。(复习《咏柳》)
2.(出示夏天的图片,荷花池、泉眼、树荫、荷叶、蜻蜓)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先一个一个说,再连起来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荷花池、泉眼、树阴、几片生机盎然的荷叶、几只小小的蜻蜓。
3.导入新课,揭题。
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美好,万物是那么和谐。南宋诗人杨万里用一首小诗描绘了他见到的初夏的荷花池,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课文题目:小池。
强调“池”是翘舌音,小池就是刚刚课件中的荷花池。学生读课文题目,教师介绍作者(课件出示诗人杨万里的介绍)。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1.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2.学生自由读诗。
3.检查自读及识字情况。(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4.指名读全诗,并评价语速是否适度。 5.全班齐读。
三、深入朗读,体会诗意 (一)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边看画面边读,说说诗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诗中找出来。 学生指出:泉眼、树阴、小荷、蜻蜓。 (二)学习古诗第一、二句。
1.指名读诗的第一、二句,引导质疑: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爱晴柔”又怎样理解?
2.指导朗读: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见。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读中饱含舍不得之情。)3.各种形式练读。 (三)学习古诗第三、四句。
1.师读第三、四句,引导学生说说诗人是怎样描写“小荷”和“蜻蜓”的。 荷叶刚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样了?如果它们会说话,会说些什么?
2.“早”和“才”诗人用得非常准确、生动。有了这两个字我们读起这两句诗时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学生逐步交流)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引言:多么细微的画面,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你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1)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 (2)配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