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学设计
(5)“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这里,“我”明白了什么?
这篇课文从孩童视角出发,描写了“我”的所见所感所思,语言平实质朴、明白如
活,甚至有点儿絮絮叨叨如儿语,这一特点把握起来比较容易。要注意让学生在看似简易
酌叙述语言中,感受和理解“我”的心情和情感。重点关注文章里的动作、语言、内心独
和环境描写,仔细品读。这些任务也可以结合课后练习的“思考探究”二和三来进行。
3.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我”的失落和母亲的无奈,以及这种失落和无奈背后蕴含着的深厚的母爱。启发学生思考:虽然母亲没有兑现承诺,但是“我”并没有怨她,这是为什么?
那个星期天,母亲虽然没有兑现对“我”的承诺,但这并不说明她不是
位好母亲。首先,母亲是想带“我”出去的,她很早就允诺过,可能迫于现实条件,直没有办法做到。但是她终于还是答应要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而且那天开始时她都记得自己的承诺。然而,生活压力过大,她必须完成作为母亲该完成的劳作,也许这样的劳作比带“我”出去玩更重要,所以她始终沉浸于繁忙的劳作中,彻底忘记了承诺。 “我”无声的哭泣惊醒了母亲,她于是惊惶地抱着自己疼爱的孩子道歉,与“我”一起感受那失落而荒凉的心绪,让“我”获得些许安慰。母亲,始终是一位好母亲,哪怕她不不向生活低头,却仍然不改她是一位好母亲的本质。
当然,也可以从另一角度探讨母亲在孩子教育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对孩子的承应当兑现;二是不应因为孩子小,就忽略他的感受。
引导学生在感受“我”的情感波澜的同时,体谅母亲,进而结合部的生活思考应该怎么跟父母相处,加深对家庭和社会、责任和爱的感受与理解。
4.拓展阅读,扩宽视野
引导学生将本文与曹文轩《草房子》的相关章节进行比较阅读。读完以小组为单
相交流,说说这两位作家的作品各有哪些打动你的地方。
四、系统小结:.
《那个星期天》是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的第四章《童年之门》中的一小节。文章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一开始他既兴奋又满怀期待,后来因为母亲一拖再拖而焦急万分,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失望、委屈乃至 “绝望”。文章细腻而深婉地表现了主人公丰富而敏感的情感世界,以及孩童世界与成入世界存在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