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演唱 美丽的黄昏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遵循课标精神及学生年龄认知特点,合理安排组织教学资源。在音乐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和声音程的色彩,结合演唱、演奏的实践活动,表现二声部的和谐,设计本课教学实录和文本。
(二)理论依据:
依据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第2点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步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喜
爱音乐奠定基础。二、教学背景分析(一)学习内容分析1.对单元内容分析
本课选编了两首声乐作品,两首器乐作品,四首作品均为外国音乐作品。其中聆听作品选取了单簧管独奏《单簧管波尔卡》和吹奏乐《同伴进行曲》,通过聆听引导学生接触不同体裁的作品,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演唱作品选取了美国作曲家福斯特创作的歌曲《噢!苏珊娜》和欧美歌曲《美丽的黄昏》。歌曲《噢!苏珊娜》和吹奏乐《同伴进行曲》是围绕“友谊”这一人文主题展开的,通过这两首作品的学习,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和体验少年儿童之间的珍贵友谊。欧美歌曲《美丽的黄昏》是全套教科书中第一次出现的“轮唱”形式的歌曲。
本课结合单簧管独奏《单簧管波尔卡》,初步了解单簧管的外形、演奏方法、音色等特点。结合歌曲《美丽的黄昏》的演唱。初步掌握“轮唱”的基本技能,为今后进行合唱学习奠定基础。
2.对作品的分析
歌曲《美丽的黄昏》是一首短小而优美的欧美歌曲,三拍子的旋律优美抒情,歌曲的音域仅六度,开始的4小节是全曲的主要素材,由“DOREMIfa”四个音组成,第5、6小节是第3、4小节的完全重复,主要节奏型“
”,轻盈二富
有动感。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上方三度的模进,第三乐句则是主音“do”的六次重复。由于歌曲的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三度模进,所以轮唱时两个声部非常和谐。歌曲通过简练的三句歌词,描绘了一副欧美地区黄昏、教堂、钟声的美丽景色。给人一种悠闲、雅致的感觉。
3.对改调后作品的分析
音乐(五线谱)三年级·上册,第3课演唱曲目《美丽的黄昏》为一首C调轮唱歌曲,在用轮唱的演唱形式学唱歌曲后,设计用竖笛吹奏本课曲目。为了使学生便于演唱和演奏,运用overtrue打谱软件制作二声部歌曲、音阶谱例、乐曲谱例。并在F调主音位置用黄色标注。
3.对音响的分析
本课歌曲《美丽的黄昏》的伴奏音乐为C调,学生吹奏的六孔竖笛为F调。为了使学生能够听到音高相同的旋律,用Nuenedo编辑声音软件编辑音乐,随后对音乐进行音色处理。(二)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已有能力分析:
情感体验:本班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喜欢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对“欧美地区”、“教堂”很陌生,对感受歌曲情境有一定困难。
识读乐谱能力:本班学生能够自主识读F大调线谱谱例,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附点二分音符、附点四分音符、四分休止符,初步认识全休止符,能够边用脚打稳定拍边演唱。
歌唱能力: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已经初步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演唱过程中能够注意聆听,并有意识做到声音的统一。但是,由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