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学设计,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16颐和园》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理念】
这篇课文按游览的顺序,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展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人民的智慧及才能。围绕景色的特点,让学生在不同方式的阅读中进行感悟、体验,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合作与交流的快乐、同时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汇集,感知课文内容和领悟课文中所体现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最大特点就是按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用简洁、生动、准确的语言描绘了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展示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
能力目标:了解作者游览顺序,学习过渡句。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准确描写的写作方法。
情感目标: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培养学生审美爱美
2
地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作者游览顺序,学习过渡句。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和园的美丽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难点: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游览了我国现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颐和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6课《颐和园》一起去领略颐和园的美景。(二)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颐和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是座美丽的大花园
作者对颐和园的印象是怎样的?(出示课件第一自然段)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清楚的说明了颐和园的特点是美。2、作者介绍了颐和园的哪几个著名的景点?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课文中不仅这几个著名的景点美,语言也美,让我们跟随作者的
脚步走进课文,去细细欣赏作者笔下的美景。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使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写作结构,明确课文重点描写的几个景点。】(三)细读课文,感悟美景。
3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长廊的美。自学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自己认为美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1)感受长廊的长:抓重点词句,列数字的说明方法,(2)感受长廊的美:画、花(课件演示横槛上的画)(3)在长廊上游览心情美。朗读感受。
颐和园的长廊被称“世界上最长的画廊”用他的长和画表现了独
一无二的美,成为颐和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者抓住了长廊的特点,并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由内而外的展现了长廊的美,继而让我们感受到了颐和园的美。就用上这样的方式,我们继续学习万寿山和昆明湖。2、学习课文三至五自然段,感受万寿山和昆明湖的美合作学习: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3-5自然段,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物,谈谈自己的体会。
(1)从“耸立”一次感受佛香阁的高(2)从“一排排”感受排云殿的大(3)从颜色上感受到古代建筑的古香古色。
作者站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了山上的佛香阁、排云殿。登上万寿山
看到了山下最美的景色那就是美丽的昆明湖了。感悟昆明湖的“静、绿”。
(1)读描写昆明湖的句子。
4
(课件: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2)他是用什么方法写出昆明湖的特点的?打比方
(3)前面写了昆明湖的静,这里又写了游船和画舫的动,有什么作用?
凸显昆明湖的静,以动衬静。
(4)感受十七孔桥的小狮子形态各异,姿态万千。(课件: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感悟景点的特点,了解不同的景物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描写,再通过朗读感悟颐和园的美】
(四)探索文路,学习写作方法1、首尾呼应。
难怪作者不由得写道:“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览观赏。”这句和第一自然段首尾呼应。也正因为它如此美丽,集建筑艺术精华于一身,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移步换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