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用策略的高中语文教学
这里想要讨论的问题是:高中语文教什么。
“高中语文教什么”的问题似乎不是问题,或者以为早就解决了。恰恰就是这种认识,遮蔽了问题的存在,导致了这个问题的长期搁置。
一、从“金奖空缺”谈起
曾经记得,2007年8月6日《光明日报》消息:“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大赛,高中组金奖再次空缺/余秋雨贾平凹等,直指我国高中语文教育弊端”。
作家贾平凹认为是应试教育惹的祸:“上了高中,只被关在门里学习,啥也不知道了,你让娃们能写出什么来?”
作家叶兆言先生的看法:“更大的问题是全社会对语文学习的轻视。”
文化学者余秋雨说:“近年华文写作进入务虚,假、大、空,无数形容词、成语汇成了滚滚滔滔的激流,这不是方向。”
大赛评委王尧先生认为:当下中国文化背景被淡化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这里,对高中语文教育指责行为本身是有价值的,但针砭并没有切中要害。
我个人认为,语文教育的弊端,不在应试教育,不在教师不努力,不在社会不重视。是我们的语文教育自身确实存在缺陷,导致了金奖的空缺,导致了学界的诟病。
二、语文教育的缺陷
语文教育的缺陷在于,各学段语文教育的逻辑起点没有找准,特别是高中语文教育。原因是,意识形态的影响使语文教育没有站在自己的专业立场上审视自我,长期遮蔽了语文教学的本质问题或曰本源性问题。因而没有建立起合理的语文教学体系。
由于篇章式教材是语文教学无奈的选择,本身存在体系性差的弱点。篇章式的教学,如果关涉文学,则有文学和文化的两个切入角,如果不是文学篇目,则应该是语言文化的角度。
因为,语言学最基本的公理是:符号是语言外壳,文化是语言内核。
但教材的编排从来就忽略语言文化的角度,教师也往往不从语言文化的角度考虑教学。这里仅以教材的历史性变迁加以说明。从孔子以《诗》、《书》为教材,到明清以降“四书”、“五经”作教材,从“五四”后语文教材由文言文篇目白话文篇目转变,到后来政治领导人的语录、讲话入选语文教材,其长期形成的传统是,教材编写专家认为教材选择依据意识形态是天经地义的,而教材的篇章变化就是语文教学的改进。其实质仅仅是语文教育对主流意识形态变化的被动适应而已。由此语文教育“教什么”的问题,在较长一段历史时期陷入了集体无意识状态,使语文教育从来都缺少本质性反思的特点。
显然,这种情形是语文教育存在缺陷的原因所在。
三、语文教学体系的理论假设
传统语文教学体系也是建立在某种理论假设之上的。这种理论假设是否合理,很值得推敲。
对语文教学的理论假设,我思考的结论是:
1、语文学习的本质,建构直觉层面上的信息反应模式。
语文学习的本质,是使学习者通过学习能够对语文实践活动的模式进行熟练操作,并且具备顺利完成操作所需的心理特征。语言感受的本质就是外在信息通过语言符号向内在信息的转化;语言表达的本质就是内在信息通过语言符号向外在信息的转化。语文能力,其实是人类在后天经过训练形成的一种类本能。这种类本能既不是人类生理上固有的,是建构在直觉层面上的,是对语文实践活动模式的操作达到一种无意识控制状态,而这种无意识控制下的操作,也就是直觉层面上的习惯性高级神经运动。语文学习的本质,是建构直觉层面上的信息转化模式。
2、语文学习的根柢,建构意识层面上的人文知识网络。
尽管我们是在学习语文,但我们不能不学会表达要用语得体,感受要领悟准确。我们也就不能不建构一个更加复杂的符号网络,以支持我们把内在信息表达得得体,把外在信息感受得准确。这个网络,是为了支持我们进行语言交际的,所以关涉人文。这个网络实际上具备了信息载体的功能,其性质也是一个符号系统,只不过这是一个独立于原始语言符号系统的带有人文色彩的更高级的大脑内存符号系统。这个人文知识网络是人对人文知识表层及深层结构感知的产物,是后天习得的,是长期学习积累的结果,因而也是人们意识的重要构成。
3、语文学习的深化,建构理性层面上的符号转换机制。
人文知识网络对语文实践活动的参与,使语言表达和语言感受时信息的外显和内化程序变得更为复杂,这主要是在信息外显和内化的过程中加入了人文色彩符号与原始语言符号的转换程序。语言表达时,原始语言符号转换成什么样的人文色彩符号,必须依据具体的语境来确定。确定符合语境的人文色彩符号,实质是一种符号选择行为。语言感受时,人文色彩符号向原始语言符号转换,首先要判断人文色彩符号承载的是怎样的信息,这也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确定。确定人文色彩符号承载的信息,实质是一种符号识别行为。符号转换的关键,在于克服符号选择和符号识别时的障碍,准确把握符号转换的实质并能够进行语言表达时符号的最佳选择和语言感受时符号的有效识别。语文实践活动的主体必须对语言表达时的符号选择过程和语言感受时的符号识别过程进行有意识的控制,必须始终理智地参与选择与识别的过程,而且这种理智的参与必须成为语文实践活动的习惯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