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教学设计,部编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5.过渡:但是,塑料的广泛使用也给环境带来了一些问题。三、辩证地认识塑料,讨论如何减少白色污染
1.讲解:塑料有一个显著特点,同时也是它的最大缺点:它们不易分解(腐烂),埋在土里几百年也不会发生变化。另外,重新生产新的塑料制品往往比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制品还来得便宜。而且。人们为了自己的方便,也非常乐意使用物美价廉的塑料制品。结果,地球上的塑料垃圾越来越多了。
2.组织学生讨论:不易腐烂的塑料,对环境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呢?
3.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展示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1)占用土地。(2)威胁海洋环境。(3)影响生活环境。……
4.讨论、汇报:平时你们家也在制造“白色污染”吗?你们家一周使用多少只塑料袋?你们家是如何处理使用后的废旧塑料制品的?
4/5
5.算一算:我们全班同学的家里一周用了多少只塑料袋和塑料制品?这些丢弃的塑料垃圾会占用多少地面与空间?
6.提问:如果不妥善处理这些丢弃的塑料垃圾,你能想象出我们这个地球将来的模样吗?
7.讨论:如何减少白色污染?(1)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物品。(2)回收利用废旧塑料。(3)研制可以分解的塑料。……
8.知识链接:可降解塑料。
出示生活中正在使用的可以自行降解的塑料制品:如可降解饭饭盒、可降解塑料袋、可降解瓶子等。
教学反思
《塑料》这一课,讲的是塑料,贴近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就能找到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场景。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儿童对塑料的直观认识,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事物,形成正确的认识。
一、以学生为主体,从生活出发,回归生活
这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塑料制品、我们周围的白色污染。我利用这些生活中的资源,创设了一个生动的现场探究活动。这节课我还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扩大了教学空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学生生活周围捕捉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乱扔塑料袋的镜头,甚至有的学生自己也有过这样的举动。让学生有感而发,认知明理,真正体会到“白色污染”就在我们的身边。并通过探索性的活动,发挥集体智慧,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在轻松愉悦、热烈争论的气氛中,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行金点子征集,把“合作”的认识和实践引向深入。从而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了塑料,体会到塑料的巨大作用,
5/5
最后又回到生活中去,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减少“白色污染”。
二、转变角色,贴近生活,快乐体验
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交流学习,探究塑料制品的特点。这样既满足了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从而使他们在参与活动和学习课文中得到了快乐的体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中,我还让学生通过角色转换进行体验,如:说说那条因为吞食了50只塑料袋而死亡的鲸鱼它死前的呐喊,从中学生感受到了白色污染的危害和可怕,这一环节也是我课前没有预设的,可以算是个成功的生成吧。通过课前、课上、课后,让学生去自主、合作、探究,将课内的活动延伸到课外实际生活中,使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