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2001课标版八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
《爱莲说》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引人入胜
1、从古到今,有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佳句,有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在宋代,还有一位文学家周敦颐,他对莲花也是赞美有加,并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作《爱莲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爱莲说》,去发现莲花的美,莲花的真。
(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荷花的图片导入情景,用有关咏“莲”或“荷”的诗句引入课文。)
2、介绍课题和作者
通过预习课文,大家已经知道了《爱莲说》的作者是周敦颐,那么,对于周敦颐,大家有什么了解呢?(学生根据平时积累回答问题)
周敦颐,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谥号元公,著名的哲学家。宋代著名文学家黄庭坚曾评价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
二、篇章诵读,初识课文
首先,学生在课文中标出重点字音、易读错字音(如鲜、亵等),其次,全体学生高声齐读课文
(这一环节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进行齐读,全班参与,班级学习热情高涨。)
三、咬文嚼字,疏通文意
1、识记和理解重点字词
(如:之、蕃、自、盛、予、之、出、染、濯、清莲、远、益、清、亭亭、植、亵玩、谓、隐逸者、君子、鲜、同予者、宜)2、课文翻译
采取两人一组讨论翻译的形式,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互相探讨完成对课文的翻译,同时,教师适时地给学生做点拨和指导,最后用3分钟明确答案和做归纳总结。
四、赏析课文,深入探究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分组讨论与教师的点拨相结合,使学生逐步获取信息和新知识,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完成教学目标。)我会引入探究内容:
1.作者为什么唯独喜爱莲花?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莲花?①生长环境②体态香气③风度气质
3.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君子)既然这样作比,莲花具有哪些君子人格?
①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庄重,质朴,不炫耀自己。
②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清高而美名远扬。③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
以上三个问题是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在透析问题的实质后,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内涵。最后很自然地提出“托物言志”的手法。总结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4.文章除了写莲,还写了菊和牡丹,分析作者对菊和牡丹的情感态度。
(一惜一厌)
5.作者为什么在写莲花的同时,还要写菊和牡丹?(从写作技巧方面找原因)(衬托——正衬和反衬)
(探究这些问题,学生可以体会到作者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同时还对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进行了赏析。)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借“莲”的形象,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五、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本文仅用119个字,调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描绘莲花的美,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品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但可以感受到莲花的朴素美,文章的语言美,还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美。作者这种高尚的人格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六、课外拓展,链接生活(作业布置,学生任选其一)
1、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爱说”为题,写一篇300字的小作文,点明所爱之物,所托之志。
2、本文中,牡丹是属于反面形象,是贪慕富贵、追名逐利的象征,但是在许多文人的笔下又有“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