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也能做研究》教学设计
5、《我也能做研究》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什么是研究;
2、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3、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4、分享别人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己动手动脑,研究生活中的小问题,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研究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到研究带来的乐趣与满足感,激发学生对做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
力使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兴趣。
【教学重点】
1、了解什么是做研究;
2、体会做研究带来的快乐。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充分动脑、动手的意识和能力,去探究我们周围的世界,学着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
教师:多媒体课件,素材、观察结果记录卡。
学生:把记录的结果写下来。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平时写错字了。是不是要用橡皮擦?但是老师发现,用橡皮擦之后,纸上总会留下不少橡皮碎屑。用嘴吹麻烦,用手拍不卫生。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如果没有,现在思考一下,把思考的结果告诉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激起同学们的亲切感,切实的思考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等同学们思考过后,带领同学们观看课本P21,这位同学的做法
教师总结出: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棒,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通过思考找出解决的办法就是做研究。不要以为研究是科学家才能做的事,其实,我们也能做研究。今天我们共同走进《我也能做研究》。教师板书课题:我也能做研究。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研究课题: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还遇到了哪些问题?你对什么问题感兴趣?把你们向研究的问题写下来,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1、同学们写下想研究的问题。
2、老师把同学们写下来的想研究的问题收集起来
3、老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各种各样有趣的问题,这非常好,发现问题之后,才能解决问题。你们真棒!接下来,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看看怎么样进行研究吧。
活动二、开始研究:
1、导入:老师带领同学们观看教材P22,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小青蛙的课题研究,首先是制定研究计划。让同学们了解做研究之前要做出计划,计划包含哪些内容。
2、教师总结:同学们,做研究要大胆尝试,仔细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做之前要先想好怎么做。
活动三、遭遇挫折:
1、老师:小蝌蚪变成了懒蛤蟆,没有得到正确的研究结果,这该怎么办呢?同学们觉这是哪些原因造成的?这次研究有什么问题呢?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找找原因。老师今天带来了小红花,看哪个小朋友说的好?我就奖励他一朵最美丽的花朵,想不想要?
2、请同学们讨论他们认为研究失败的原因。
3、评论,奖励奖励小红花
4、在研究中遇到难题是很正常的,不要紧,一次不成功,找找原因,再试一试。有时候和大家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听听别人的意见,就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
活动四、改进实验,研究成功:
1、老师:老师带领同学们观看教材P23,同学们改进后的实验,介绍比较研究法。
2、老师:把不同的地方比一比,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的不同,掌握研究方法对正确的研究有很大的影响。
4、老师:老师带领同学们观看教材P24,同学们的研究记录,了解研究过程并请同学们思考,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做研究。
5:老师总结:
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推理、演绎、归纳等等,这些都属于研究方法。希望同学们可以了解掌握这些方法,提升做研究的能力。
老师:同学们看到教材上做的研究是不是了解研究的过程了呢?是不是想亲自试一试做研究的感觉?接下来,老师给同学们发观察结果记录卡,同学们选一种动物或者植物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把观察结果记录在卡片上并向同学们介绍你观察到了什么?用了哪些方法?遇到哪些问题?
老师:阅读P25“昆虫迷”的故事,说说对法布尔和《昆虫记》的认识
实践作业:在观察结果记录卡上写下你对研究过程,相信通过这次研究,同学一定对做研究有更深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