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审浙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鲁迅与美术》教学设计
5、教师活动:对学生的观点予以汇总肯定。展示鲁迅亲手设计的书籍装帧作品,引导他们走近鲁迅,发现一个热爱生活与艺术的鲁迅。
[设计意图]用鲁迅话题直接导入课题,简要明确,帮助学生发现另一个不一样的鲁迅,同时为鲁迅推崇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埋下伏笔。(二)作品赏析,审美探究。
1、教师活动:介绍鲁迅与美术的渊源。举例鲁迅小时候手描的土偶像、画在植物标本上的《猫头鹰》、收藏的南阳汉画像等,从中感知鲁迅对艺术的热爱。
2、学生活动:对鲁迅与《猫头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表述。(猫头鹰在黑暗中瞪大眼睛,越黑暗的地方,它越要瞪大铜铃般的眼睛,这很像鲁迅的个性,他也乐意用猫头鹰来形容自己。)
3、教师活动:出示珂勒惠支的木刻版画作品《德国的孩子们饿着!》、《面包》和《反抗!》,探究鲁迅之所以喜欢珂勒惠支作品的原因何在?珂勒惠支刀下的人物形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4、学生活动:根据学案任务,进行分组讨论(四人一组)。
5、教师活动:巡视到各小组,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点,寻找珂勒惠支木刻版画作品与鲁迅文学作品之间的链接点。
6、学生活动:每小组代表发言,表述自己对作品的见解。
7、学生活动:课堂演绎珂勒惠支木刻版画作品《面包》中的母子三人,感受那份无助与悲哀,映照出战争时代的伤痕。
8、教师活动:总结:珂勒惠支作品的最大特征就是充满感情。她作品中透露出的母爱如同巨大的火焰,经久不息。罗曼.罗兰曾评价她说:“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是现代德国最伟大的诗歌,它照出无限的困苦和悲痛……”,她的版画作品立足现实生活,充满情感张力,跟鲁迅
文字中的批判反抗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9、教师活动:出示1937年,侵华日军轰炸上海招片,播放遭受战争苦难的叙利亚儿童视频,再次引发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设计意图]走进鲁迅的美术世界,品读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模拟画面场景、观看叙利亚战争视频,这一系列活动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加重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品质感,发挥学习共同体作用。促进学生认识到优秀的艺术和文学作品应该直面社会生活,应该为唤醒民众斗志发挥引领鼓舞作用,从而领悟鲁迅“民族魂”的内在力量。三、课堂演示,了解版画。
1、教师活动:介绍版画的刻刀工具,直观演示木刻版画的印刷过程,并将它与中国笔墨线条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