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审人教五四学制中国历史《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
要求: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并选出代表展示讨论的结果。对于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在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总结:1.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国力强盛;2.先进的造船技术、指南针广泛使用、丰富的航海经验;3.郑和本人的勇敢、不怕困难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
课件展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
教师:利用地图引导学生认识西洋的地理概念: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并请一名学生走上讲台利用《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上讲述郑和远航的经过,其余学生认真观察该学生是否正确并给于评价。之后,给学生强调三个地点: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从刘家港出发,最远到达洪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地图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合作探究:
读材料和教材,学生分组讨论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和下西洋后,明朝有许多人到南洋(东南亚)去做工和经商。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后……明成祖在位的22年间,亚非国家来华朝贡318次。前来朝贡的国家中,文莱(渤泥)、满剌加、苏禄、古麻剌朗国等4国,先后有7位国王亲自率团前来朝贡。
材料三: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
姓名郑和哥伦布达伽马
地点下西洋
到达美洲
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
时间1405-1433年
1492-1504年1497-1498年船数
大号宝船62艘(共百余艘)
17艘4艘
船只大小大号宝船长151.8米,宽61.6米长24,5米宽6米比哥伦布的船稍大一些
老师:利用以上史料引导学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材料一体现了:郑和下西洋,对开发的南洋作出了重大贡献;材料二体现了: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材料三体现了: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时尚的壮举;
设计意图: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学生能在课文中找到内容,这一内容在课文中依次为:“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比欧洲航海家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时尚的壮举;对开发南洋作出了贡献”。但关键是要让学生能从材料中分析出相应的历史意义内容,所以在出示这三组材料时,笔者有意把三组材料的次序打乱,让学生根据材料来分析每一组材料体现了郑和下西洋的哪一历史意义。由此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