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空气》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找空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引导学生感知我们周围的空气。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三个活动分别是将空气装入袋子,知道处处有空气;把袋子里的空气放出来,运用不同感觉器官感受空气的存在;通过憋气活动知道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在不同地点装空气的活动,发现我们周围有一种能将袋子撑得鼓的东西。
2.通过将袋子里的空气放出来的活动,调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3.通过憋气活动,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我们周围有空气。
难点: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感知空气的存在。四、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材料:塑料袋、长尾夹、气球学生分组材料:塑料袋、长尾夹、牙签、水槽五、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
1.我们来玩个游戏好吗?我这里有个气球,我想把它从桌子左边移动到桌子右边,但是不能用手去碰它,你有办法吗?
2.生思考并尝试。
3.这位同学没有用手就把气球从桌子左边移到了右边,那究竟是什么使气球移动了呢?(空气)
4.空气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找空气。(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游戏引入这节课的学习,可以快速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空气的存在
1.请大家来说一说,你认为空气在哪里能找到?2.生思考并回答。
3.这么多地方都有空气,但是我们光说了不算,科学最讲究证据,你们得把空气抓到了才算,你们有办法捉到空气吗?
4.说一说用什么办法捉到空气。
5.出示一个保鲜袋,一个长尾夹,演示怎么用夹子夹住口子。5.注意:
(1)塑料袋不能漏气。
(2)捉到空气后要用夹子夹住袋口。
6.学生活动,用塑料袋捉空气。
【设计意图】用保鲜袋来是“捉一袋空气”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但是将这袋空气保管好,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而长尾夹可以比较方便地帮助孩子夹住袋口,所以要活动之前先示范一下怎样夹夹子。
7.看起来每个同学都完成了任务,可是这个袋子里还是看上去什么也没有啊,你有什么办法能证明自己成功捉到了空气呢?
8.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办法。
【设计意图】在学生尝试动手之前先讨论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智慧,更好地帮助他们对想要用到的方法进行整理,训练孩子们在动手前一定要进行思考,这样有利于更有目标的进行研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
9.同学们想到了很多方法,下面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自己来进行研究,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水槽,牙签等材料,大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捉一袋空气。
10.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12.在刚才玩空气游戏的过程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请你们小组内互相讨论一下,待会我们请大家来发言。
13.小组讨论、交流。
14.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感受到了空气的确是存在的,还知道空气是什么样的,现在你能说说空气是什么的吗?
(空气是无色、透明、看不见、摸不着的)
【设计意图】孩子们经历了用感官感知空气的探索活动以后,通过交流研讨在阐述别人的观点,倾听别人的意见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思维过程也进行一个重新的审视,同伴这实时的互相的质疑和观点的对立,也能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促进他们的自我反思,进而深化他们的认识,建构出空气的特点的认知。(三)总结方法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