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乘加、乘减》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南省-长沙市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科书31页、32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建构乘加、乘减问题的模型,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使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算式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3、通过算式的符号化表达,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重点:
1、建立乘加、乘减问题的模型2、掌握乘加、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乘加乘减算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磁陀、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
课堂学习单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
看算式想口诀:4×2,4×5,2×3,3×3(课件出示)谁能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可以用3×3这个算式解决?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乘法口算题目引入,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本节课的内容作铺垫,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在学习4的乘法口诀后,教材编排乘加、乘减式题,使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对前面所学习的乘法口诀进行练习,并在计算乘加、乘减式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运用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二、创设情境,建立模型1、出示跳绳情境图
师:大课间的时候,同学们都喜欢跳绳。瞧,这里有几个小朋友正在跳绳呢。观察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出示课件:跳绳场景)
生:有三幅图里有三个小朋友跳绳,一幅图里有两个小朋友。师:观察的真仔细!如果求一共有几人你会求吗?(出示问题:一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小学阶段数学的一切概念和法则都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现实情境是学生列算式的依托,从学生熟悉的跳绳运动场景入手,让学生更有亲切感,更符合生活实际。2、独立解答,集中展示(1)3+3+3+2=11(人)
(2)3×3+2=11(人)(3)3×4-1=11(人)3、理解3×3+2=11的算理
师:3×3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加2?(指名学生对照情境图,说出算式含义。)
【设计意图】史宁中先生在《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一书中曾讨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混合运算要先乘除后加减?”他说所有的混合运算都是在讲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故事。在课堂,学生通过一次次对话,逐步明晰3×3说的是“一个故事”,而另外的2人无法涵盖在乘法算式里,说的是“另一个故事”,需要再加上2。通过这样的交流,学生初步感知到建立乘加模型的必要性。4、理解3×4-1=11的算理
师:3×4又表示什么呢?为什么要减1?能用摆一摆的方式表示出你的想法吗?
【设计意图】乘减算式是本节课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设计了摆磁陀的环节,在理解“先添上一个,再减去这一个”时,我用一个红色磁陀表示这个假设的数,凸显这个“1”的独特之处。课堂上既要给优等生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也要关注后进生的思维过程,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可视化,关注到了全体学生的发展。5、课中小结,总结模型
师: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观察这两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生:既有乘法,又有加法(减法)
师:像这样的算式我们把它称为乘加或乘减算式。(板书课题:乘加乘减)三、巩固练习,1、情境延伸,强化模型
(1)师:同学们,这几个小朋友跳得这么认真,他们还进行了跳绳比赛。贾老师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了相同时间的跳绳个数。(出示课件)
师:你们知道谁赢了?(2)学生独立解答并进行汇报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设计意图】跳绳个数的统计既是对例题情境的一以贯之,又加入了统计的元素,可谓牢牢抓住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将情景价值发挥到了极致。同时,乘加乘减模型的建立,需要多种形式的呈现加以巩固,这样的练习可以说很有必要。2、数形结合,加深理解
(1)师:第三和第四组的小朋友也进行了比赛,你知道又是谁赢了呢?(课件出示)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
(3)集中交流,通过格子图建立5×4+5与5×5的联系。【设计意图】借助几何直观,加深学生对算式的理解,进而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乘加乘减是学生今天刚学的新知识,除了能解决乘加乘减的典型问题外,居然还能解决5x5这样的老问题(这样的问题,学生以前是用乘法解决的),今天居然可以用乘加的办法解决,5x5=5x4+5。这样做,一则体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则也是对乘加乘减模型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