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课视频

[!--oldtitle--]

部审人教五四学制中国历史《第8课 百家争鸣》教学反思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网络整理
更新日期: 10-31
文章简介

第八课 《百家争鸣》课后反思  距离威海市初中历史百校行质量研讨会结束已逾1个月时间,但是它留给我心灵的激荡迟迟仍未散去。第一次讲授统编教材,第一次参与公开课讲授

  • 正文开始
  • 相关视频
  • 相关课件

部审人教五四学制中国历史《第8课 百家争鸣》教学反思

9On优质课视频网-优质课、公开课、说课视频、名师课堂教学视频听课平台!

  当时我一听到这个词语,马上想到的是《论语》中那句“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确,儒商有超功利的最终目标,即有对社会发展的崇高责任感,有救世济民的远大抱负和忧患意识,追求达则兼善天下。而这与儒家传统千年的文化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和而不同”告诉我们人与人相处要和谐友善;“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告诉我们做人要讲道义,光明磊落;“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告诉我们要讲诚信;“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阐述了德行与仁义的重要性。我们举办此次大会的热情也展示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真挚。《礼记》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也体现了中国的外交观,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今天,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有序规则的政治经济秩序有助于局势的安定与贸易的发展。你看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但是优秀传统文化早已经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它在以顽强的生命力、强劲的凝聚力、庞大的影响力对我们的生活重新定义。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9On优质课视频网-优质课、公开课、说课视频、名师课堂教学视频听课平台!

  在本课导入的设计上,我通过战国铜壶装饰文的猜想,将百家争鸣的大背景抛出。目的是引导学生运用相关文物形成自己的历史叙述,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但是这个开场缺乏缺乏新颖。2018年央视中秋晚会落户山东曲阜,尼山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诞生地,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晚会选址充分山东齐鲁文化特色和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突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传承弘扬。恰巧学生刚刚度过中秋佳节,亲情的团聚会引发学生的共鸣,更能体会到孔子“仁”的学说。文登的于忠利老师也提到可以利用孔庙大成殿上的“万世师表”的牌匾导入,设疑解疑。的确,条条大路通罗马,教师的素材库来源自生活,只有注重了积累才会在需要时信手拈来,因此在旅行的途中多关注一下人文的遗迹或者博物馆。作为历史的讲授者,我们教师的作用就在于讲述历史故事,传递国家记忆。比如在讲到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的时候,我就用到了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和汉字博物馆所拍摄的素材,丰富生动的为学生们展示了商代灿烂的青铜文明和“一片甲骨惊天下”。

标签: 百家争鸣
部审人教五四学制中国历史《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教学反思
« 上一篇
部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 三大改造》教学反思
下一篇 »
    暂无相关信息
最近发布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