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视频,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总结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谈
进入高中以后,往往有不少同学不能适应数学学习,进而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成绩一落千丈。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由于学生不了解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特点与自身学习方法有问题等因素所造成的。在此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谈一下高中数学学习方法,供同学参考。
一、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非常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象语言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
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等。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
4、知识的独立性大
初中知识的系统性是较严谨的,给我们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因为它便于记忆,又适合于知识的提取和使用。但高中的数学却不同了,它是由几块相对独立的知识拼合而成(如高一有集合,命题、不等式、函数的性质、指数和对数函数、指数和对数方程、三角比、三角函数、数列等),经常是一个知识点刚学得有点入门,马上又有新的知识出现。因此,注意它们内部的小系统和各系统之间的联系成了学习时必须花力气的着力点。
二、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1、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包括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2、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学好高中数学,需要我们从数学思想与方法高度来掌握它。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的数学思想有以上几个:集合与对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动思想,转化思想,变换思想。有了数学思想以后,还要掌握具体的方法,比如:换元、待定系数、数学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等。在具体的方法中,常用的有:观察与实验,联想与类比,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一般与特殊,有限与无限,抽象与概括等。
解数学题时,也要注意解题思维策略问题,经常要思考:选择什么角度来进入,应遵循什么原则性的东西。高中数学中经常用到的数学思维策略有:以简驭繁、数形结合、进退互用、化生为熟、正难则反、倒顺相还、动静转换、分合相辅等。
3、逐步形成 “以我为主”的学习模式
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败不馁,胜不骄,养成积极进取,不屈不挠,耐挫折的优良心理品质;在学习过程中,要遵循认识规律,善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注重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结论,经常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4、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
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在课堂中拓展的课外知识。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熟记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使自己平时的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经常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经常对习题进行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归纳于同一知识方法。
阅读数学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数学学科课外活动与讲座,多做数学课外题,加大自学力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及时复习,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进行适当的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
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总结归类。如:①从数学思想分类②从解题方法归类③从知识应用上分类等,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网络化。
经常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
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这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
高三数学复习视频,高三数学复习方法,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
高三复习是一项复杂的、难度很大的学习活动,它既要立足于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又要着眼于提高能力、深化思维;既要在复习中学清学全题型,又要避免“题海战术”。要注意的问题很多,这里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首先复习好的前提是要清醒地认识高三复习与高考;其次必须保持最佳的复习心态、制定合适的复习计划;第三要明确高三复习的基本要求;掌握平时练习的科学方法;学会考试与坚持纠错的策略;熟悉解题与反思的技巧,学会解题。
一、认识高三复习与高考
高考命题的理念、指导思想是以“能力立意”,近几年对学生的探索能力、抽象推理和创新能力的考察不断得到深化.
命题的框架结构是由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成,数学知识的考察注重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函数、立体、解析、数列、三角、不等式、向量、导数、概率)、题目设计将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去考虑问题,多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构思设计。
命题的设计力求“创新”,既注重知识、方法、思想、能力,也注重展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力求拓宽题材、加强创新意识的考察。强调知识的整体功能。注意引导学生关心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强调试题的多样性,反映数、形运动变化,研究型、探索型或开放型,强化研究探索能力。
二、保持最佳的复习心态、制定合适的复习计划
心态甚至比学习方法更重要。学习心态是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数学活动不仅是“数学认知活动”,而且也是在情感、心态参与下进行的传感活动,成功的数学活动往往是伴随着最佳心态产生的。
那么怎样构成复习数学的最佳心态呢?
我们必须在复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地给自己创造一种轻松感、愉悦感、严谨感和成功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才能形成兴奋中心,使神经细胞传递信息的通道畅通无阻,思维也就变得迅速敏捷。
愉悦感是积极情感的心理表现,具有主动积极学习的倾向性,它是数学学习最佳心态的催化剂。学习中有了愉悦感,学习起来就会兴趣十足,积极主动,思维机制的运转就会加速。
严谨感是指追求科学工作作风的情感,它能促使人们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心理学告诉我们,严谨的作风会迁移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而数学学习活动又能形成严谨的作风。因此解题过程中,必须思路清晰,因果分明,准确规范,不应有任何遗漏与含糊之处,即“会做的要得满分”。
成功感是学习的“内动力”,是促使创造性思维引发的巨大精神力量,因此,要对自己的成绩有一种独特的成功快乐和自我欣赏与陶醉。这样才能保持积极的进取心态。
所以,最佳学习心态主要由轻松感、愉悦感、严谨感和成功感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轻松是数学活动成功的发动机,愉悦是成功的催化剂,严谨则是成功的监控器,而成功既是关键又是最终的目的。
我数学奋斗的目标是什么?
数学高考试卷得分67分转化为标准分就是500多分啊!同学们,只要你努力都一定可以达到。90分转化标准分600多分,120分转化标准分700多分,138分转化标准分800多分。
大家都应有自己的目标,只要目标恰当,努力学习,一定都能实现。
具体学习计划怎样制定呢?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天至少有多少时间学习数学?数学练习多长时间完成?每周是否能完成一套数学试题?
做到每天小计划,详细到看多少页书,做多少道题,复习到哪一页。
每周、每月中计划,详细到完成多少套试卷,复习到哪一章节,月考复习怎样安排,月考成绩目标的制定。
围绕目标制定大计划,不做无目标无计划的学习。
三、高三复习的基本要求
在复习中,要注意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定律和法则的辩析比较和灵活运用,做到理解、综合、创新。
所谓“理解”,就是力求对中学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从局部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到抽象等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融会贯通,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分析理解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对于定义、定理、公式的复习,应做到:弄清来龙去脉、条件,沟通相互关系,掌握推证过程,注意表达形式,归纳记忆方法,明确主要用途、并明确使用此定理的注意事项、逆用、变形使用公式等等。
所谓“综合”,是指将不同学科、不同单元、不同年级、不同时间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提炼加工,建立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便于记忆,便于储存,便于提取和应用。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眼光放在知识交汇点上.
所谓“创新”,是指在融会贯通基础知识后,在解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独创性、简捷性、批判性和深刻性。创新能力不仅表现在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发现新问题,拓宽和深化所学的知识领域,不断增强自己的应变能力。如理解一个概念的多种内涵,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即一题多解),对具有共性的问题总结解题规律(即多题一解),发现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等,即反思与“品味” 。
四、掌握平时练习的科学方法
(一)平常象考试式的练习方法,平时做作业、做试卷,要限定时间,在限定时间内做不出来的视为不会,需要纪录纠错和重点分析研究或采取相对放弃策略。
(二)处理好读题与做题的关系,累了多读题(读以前做过的题\读例题),清醒的时候做题.
(三)注意循环做题,对相对于自己应该能够掌握的题型,自己先预习做题,有不会的记录下来,听老师讲评、问同学,会的题目,课下即时再做一次,一星期一后再做一次,会的题目,一星期后巩固一次。若有不会的题目,循环上边的步骤,直到有两次会做为止。
五、考试与纠错的策略
考试策略(学会考试—考试象平常):
高考的特点是以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低为标准的一次性选拔,临场发挥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和总结临场解题策略,进行应试训练和心理辅导,已成为高考辅导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运用数学高考临场解题策略,不仅可以预防各种心理障碍造成的不合理丢分和计算失误及笔误,而且能运用科学的检索方法,建立神经联系,挖掘思维和知识的潜能,考出最佳成绩。
(一)、调理大脑思绪,提前进入数学情境
考前要摒弃杂念,排除干扰思绪,使大脑处于“空白”---—
忘我状态,创设数学情境,进而酝酿数学思维,提前进入“角色”,通过清点用具、暗示重要知识和方法、提醒常见解题误区和自己易出现的错误等,进行针对性的自我安慰,从而减轻压力,轻装上阵,稳定情绪、增强信心,使思维单一化、数学化、以平稳自信、积极主动的心态准备应考。
(二)、“内紧外松”,集中注意,消除焦虑怯场.集中注意力是考试成功的保证,一定的神经亢奋和紧张,能加速神经联系,有益于积极思维,要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积极,这叫内紧,但紧张程度过重,则会走向反面,形成怯场,产生焦虑,抑制思维,所以又要清醒愉快,放得开,这叫外松。
(三)、沉着应战,确保旗开得胜,以利振奋精神.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考试的心理角度来说,这确实是很有道理的,拿到试题后,不要急于求成、立即下手解题,而应通览一遍整套试题,摸透题情,然后稳操一两个易题熟题,让自己产生“旗开得胜”的快意,从而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以振奋精神,鼓舞信心,很快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即所谓的“门坎效应”,做一题得一题,不断产生正激励。
(四)、“六先六后”,因人因卷制宜
在将简单题顺手完成的情况下,情绪趋于稳定,情境趋于单一,大脑趋于亢奋,思维趋于积极,之后便是发挥临场解题能力的黄金季节了。这时,可选择执行“六先六后”的战术原则。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同后异\先小后大\先点后面\先高后低.
(五)、一“慢”一“快”,相得益彰
有些考生只知道考场上一味地要快,结果题意未清,条件未全,便急于解答,岂不知欲速则不达,结果是思维受阻或进入死胡同,导致失败。应该说,审题要慢,解答要快。审题是整个解题过程的“基础工程”,题目本身是“怎样解题”的信息源,必须充分搞清题意,综合所有条件,提炼全部线索,形成整体认识,为形成解题思路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据。而思路一旦形成,则可尽量快速完成。
(六)、确保运算准确,立足一次成功
数学题的容量在120分钟时间内完成大小26个题,时间很紧张,不允许做大量细致的解后检验,所以要尽量准确运算(关键步骤,力求准确,宁慢勿快),立足一次成功。
解题速度是建立在解题准确度基础上,更何况数学题的中间数据常常不但从“数量”上,而且从“性质”上影响着后继各步的解答。所以,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要稳扎稳打,层层有据,步步准确,不能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假如速度与准确不可兼得的说,就只好舍快求对了,因为解答不对,再快也无意义。
(七)、讲求规范书写,力争既对又全
考试的又一个特点是以卷面为唯一依据。这就要求不但会而且要对、对且全,全而规范。会而不对,令人惋惜;对而不全,得分不高;表述不规范、字迹不工整又是造成高考数学试卷非智力因素失分的一大方面。“书写工整规范,卷面能得分”讲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八)、面对难题,讲究策略,争取得分
缺步解答。对一个疑难问题,确实啃不动时,一个明智的解题策略是:将它划分为一个个子问题或一系列的步骤,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即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如从最初的把文字语言译成符号语言,把条件和目标译成数学表达式,设应用题的未知数,设轨迹题的动点坐标,依题意正确画出图形等。还有象完成数学归纳法的第一步,分类讨论,反证法的简单情形等。而且可望在上述处理,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从局部到整体,产生顿悟,形成思路,获得解题成功。
跳步解答。解题过程卡在一中间环节上时,可以承认中间结论,往下推,看能否得到正确结论,如得不出,说明此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寻找它途;如能得到预期结论,就再回头集中力量攻克这一过渡环节。若因时间限制,中间结论来不及得到证实,就只好跳过这一步,写出后继各步,一直做到底;另外,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做不上,可以第一问为“已知”,完成第二问,这都叫跳步解答。也许后来由于解题的正迁移对中间步骤想起来了,或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经努力而攻下了中间难点,可在相应题尾补上。
纠错的策略。每位同学都应该有一个数学纠错分析本。
1.记录平时作业练习中相对于自己似是而非又有价值的题目,加以分析;
2.每次月考以后将试卷上有严重失误,或错啦且明白后对自己有较大启示与收获的题目
怎样对待纠错的问题呢?
1.周期性反复阅读思考
问题纠正记录以后,7天后再看一次,若明白,14天后,再巩固一次;若不明白,看解答,弄明白后,同样重复上面的做法,直到两次明白。
2.纠错的问题是下次月考前1-2天的最重要——最珍贵的复习阅读材料。
高三数学名师辅导视频,高三数学必修名师辅导视频
...高二数学名师辅导视频,高二数学必修名师辅导视频
...高一数学名师辅导视频,高一数学必修名师辅导视频
...高三语文复习系列辅导视频,高考复习视频
...高中作文辅导——打造高考满分作文辅导视频
...高中语文必修1辅导视频,高中语文必修1学生假期自学提高辅导视频
...高中语文必修2辅导视频,高中语文必修2学生假期自学提高辅导视频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辅导及各年级重点内容解析
...高中语文必修3辅导视频,高中语文必修3学生假期自学提高辅导视频
...高二政治同步辅导视频(共51讲)
1 郑飞翔 第1讲 体味文化
2 郑飞翔 第2讲 文化与经济 政治
3 郑飞翔 第3讲 感受文化影响
4 郑飞翔 第4讲 文化塑造人生
5 郑飞翔 第5讲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6 郑飞翔 第6讲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7 郑飞翔 第7讲 传统文化的继承
8 郑飞翔 第8讲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9 郑飞翔 第9讲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10 郑飞翔 第10讲 文化创新的途径
11 郑飞翔 第11讲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2 郑飞翔 第12讲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3 郑飞翔 第13讲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14 郑飞翔 第14讲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5 郑飞翔 第15讲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6 郑飞翔 第16讲 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17 郑飞翔 第17讲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8 郑飞翔 第18讲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9 郑飞翔 第19讲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0 郑飞翔 第20讲 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高一政治同步辅导视频(共27讲)
1 01 神奇的货币
2 02 多变的价格
3 03 多彩的消费
4 04 生产与经济制度
5 05 企业与劳动者
6 06 投资理财的选择
7 07 个人收入的分配
8 08 财政与税收
9 09 税收
10 10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1 11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2 12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3 13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4 14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15 15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6 16 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
17 17 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18 18 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19 19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20 20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21 2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2 22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3 23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4 24 我国的民族区域
25 25 走进国际社会
26 26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27 27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高三生物同步辅导视频(共80节)
1 01 植物的激素调节
2 02 体液调节
3 03 神经调节和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4 04 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5 05 免疫
6 06 微生物的类群和营养
7 07 微生物的代谢
8 08 微生物的生长及发酵工程简介
9 09 生态因素和种群的特征
10 10 种群数量变化和群落
11 11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12 12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3 1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人与生物圈
14 14 新陈代谢与酶
15 15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16 16 植物对水分的代谢和矿质营养
17 17 光合作用
18 18 生物固氮与新陈代谢类型
19 19 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20 20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
...1 文淑君 第1讲 从生物圈到细胞
2 文淑君 第2讲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3 文淑君 第3讲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4 文淑君 第4讲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5 文淑君 第5讲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6 文淑君 第6讲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7 文淑君 第7讲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8 文淑君 第8讲 细胞中的无机物
9 文淑君 第9讲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10 文淑君 第10讲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11 文淑君 第11讲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12 文淑君 第12讲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13 文淑君 第13讲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14 文淑君 第14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5 文淑君 第15讲 植物的吸水与失水
16 文淑君 第16讲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7 文淑君 第1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8 文淑君 第18讲 细胞膜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19 文淑君 第19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20 文淑君 第20讲 酶的作用特点
21 文淑君 第21讲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22 文淑君 第22讲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23 文淑君 第23讲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24 文淑君 第24讲 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
25 文淑君 第25讲 光合作用的发现历
26 文淑君 第26讲 光合作用的过程
27 文淑君 第27讲 细胞的增殖
28 文淑君 第28讲 有丝分裂
29 文淑君 第29讲 有丝分裂
30 文淑君 第30讲 细胞的分化
31 文淑君 第31讲 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细胞的癌变
32 文淑君 第1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33 文淑君 第2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34 文淑君 第3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35 文淑君 第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36 文淑君 第5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37 文淑君 第6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38 文淑君 第7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
39 文淑君 第8讲 伴性遗传
40 文淑君 第9讲 遗传规律
41 文淑君 第10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2 文淑君 第1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x
43 文淑君 第12讲 DNA分子的结构
44 文淑君 第13讲 DNA分子的结构
45 文淑君 第14讲 DNA的复制
46 文淑君 第15讲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47 文淑君 第16讲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48 文淑君 第17讲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49 文淑君 第18讲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50 文淑君 第19讲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51 文淑君 第20讲 基因突变
52 文淑君 第21讲 基因重组
53 文淑君 第22讲 染色体变异
54 文淑君 第23讲 染色体变异
55 文淑君 第24讲 人类遗传病和优生
56 文淑君 第25讲 杂交育种
57 文淑君 第26讲 诱变育种
58 文淑君 第27讲 基因工程
59 文淑君 第28讲 基因工程的具体操作
60 文淑君 第29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61 文淑君 第30讲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62 文淑君 第31讲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63 白治平 第1讲 细胞的生活环境
64 白治平 第2讲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65 白治平 第4讲 免疫调节
66 白治平 第5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67 白治平 第6讲 种群
68 白治平 第7讲 群落
69 白治平 第8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70 白治平 第9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71 白治平 第10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72 白治平 第11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73 白治平 第12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74 白治平 第13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
75 文淑君 第1讲 高二生物学习方法
高三地理同步辅导视频(共58课)
4 李志 第2讲 地球仪和地图
5 李志 第3讲 地球运动及其意义 (上)
6 李志 第4讲 地球运动及其意义 (下)
7 李志 第6讲 大气的状况和大气运动
8 李志 第15讲 商贸文化 旅游活动
9 李志 第16讲 人口与环境
10 李志 第17讲 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11 李志 第18讲 区域
12 李志 第19讲 中国
13 李志 第21讲 区域图
14 李志 第22讲 等值线图
15 张建军 第1讲 地球与经纬网
16 张建军 第3讲 地球的自传
17 张建军 第4讲 地球的公转
18 楚俊生 第5讲 河流专题综合复习(一)
19 楚俊生 第6讲 河流专题综合复习(二)
20 楚俊生 第9讲 水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及生物循环
21 方古仙 第10讲 岩石圈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2 方古仙 第11讲 天气
23 方古仙 第12讲 气候的形成与变化(一)
24 方古仙 第13讲 气候的形成与变化(二)
25 方古仙 第14讲 海水的运动
26 方古仙 第15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7 邱晓玫 第1讲 区域地理读图基础
28 邱晓玫 第2讲 时间计算
29 邱晓玫 第3讲 世界地理概况
30 邱晓玫 第4讲 东亚 东南亚 南亚
31 邱晓玫 第5讲 中亚 西亚 非洲 埃及
32 邱晓玫 第6讲 欧洲 北美
33 邱晓玫 第7讲 拉丁美洲
34 邱晓玫 第8讲 中国地理概况(一)
35 邱晓玫 第9讲 中国地理概况(二)
36 第10讲 中国区域地理
37 邱晓玫 第11讲 西北 青藏 港澳台
38 邱晓玫 第12讲 地球的运动
39 邱晓玫 第13讲 大气(一)
40 邱晓玫 第13讲 大气(二)
41 邱晓玫 第15讲 陆地和海洋
42 邱晓玫 第16讲 资源与灾害
43 邱晓玫 第17讲 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44 邱晓玫 第18讲 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
45 邱晓玫 第19讲 人文地理的讲解
46 ]邱晓玫 第20讲 高考总述
47 邱晓玫 第21讲 高考解题分析
48 李志 第5讲 光照图的判读和有关计算
49 张建军 第3讲 地球的自传
50 张建军 第4讲 地球的公转
51 楚俊生 第6讲 河流专题综合复习(二)
52 方古仙 第10讲 岩石圈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53 鄂德志 第1讲 模块一复习
54 鄂德志 第2讲 模块二复习
55 鄂德志 第3讲 模块三复习
56 王伟华 第4讲 模块选修三复习
57 王伟华 第5讲 模块选修五复习
高二地理同步辅导视频(共34课)
2 鄂德志 第6讲 高二地理学习方法二
3 刘峥 第1讲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影响
4 刘峥 第2讲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5 刘峥 第3讲 荒漠化防治一一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6 刘峥 第4讲 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一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7 刘峥 第5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一一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8 刘峥 第6讲 河流的综合开发一一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9 刘峥 第7讲 区域农业发展一一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10 刘峥 第8讲 区域农业发展一一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11 刘峥 第9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一一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12 刘峥 第10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一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13 刘峥 第11讲 产业转移一一以东亚为例
14 王伟华 第1讲 现代旅游
15 王伟华 第2讲 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6 王伟华 第3讲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17 王伟华 第4讲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18 王伟华 第5讲 我国的旅游资源
19 王伟华 第6讲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
20 王伟华 第7讲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21 王伟华 第8讲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22 王伟华 第9讲 旅游规则
23 王伟华 第10讲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24 王伟华 第11讲 设计旅游活动
25 王伟华 第12讲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26 王伟华 第1讲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27 王伟华 第2讲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28 王伟华 第3讲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29 王伟华 第4讲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30 王伟华 第5讲 中国的地质灾害
31 王伟华 第6讲 中国的水文灾害
32 王伟华 第7讲 中国的气象灾害
33 王伟华 第8讲 中国的生物灾害
34 王伟华 第9讲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35 王伟华 第10讲 自然灾害的求援与求助
36 王伟华 第11讲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