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的秘密》教学设计,小学科学青岛版六年级下册
在《摆》这节探究式实验教学中,教师始终坚持将做与思作为教学设计、课堂实施与课后反思的核心要素。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
一、教师对关键元素的重点关照1.器材的细致考量主要体现在做前思,即摆线、摆锤、横杆以及计时工具的选择。摆线自身的编法决定摆的稳定性,两股绕的线容易打卷摆动起来容易摇晃,后换成包芯的线;摆线打结的方法也有讲究,死结便于操作,活结容易将线结成的圈变小,甚至没有了;摆锤悬挂的便捷性决定选择钩码作为摆锤,事先将钩子的弯曲度调整好;之前横杆用铁钉,但长度不太合适,后改为铁棍,并将其一端用透明胶缠裹出厚度,以保证摆线不至于滑落;考虑计时工具的统一与合理性选择有flash动画功能的秒钟。这些做法都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验产生的误差。第二个体现是做中思,即摆线与横杆的调换与多个摆锤的挂法。摆锤往下竖着挂实质是增加了摆线的长度,很显然,教师在教学中将摆锤的挂法影响摆线长度这一要素作为教学中的一个突破点。
2.教材的适度统整一是教材内容的合理变革: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教材中板块设计为:全班分为10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摆,使摆在15秒内摆的次数分别为:7、8、9、10、11、12、13、14、15、16厘米。教师在反复尝试的基础上知道这样的探究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难度较大,于是变革教材中的板块内容:将摆线进行了提前设置,学生测量出来后,对结果进行进一步深入分析作为重点,从而降低实验难度的同时拓展学生对数据分析与预测的视野。二是探究过程的扶放结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考虑四年级学生对于变量控制有一定难度,教学中采取有意排除变量的方法,逐步导引学生探究到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这一要素。虽然摆角、摆锤与摆线三个变量都经历假设与验证的过程,但学生的参与度不一样。对于摆角的验证实验属于教师带领学生做的过程,对于摆锤的验证采取师生合作的方式,摆线就安排学生以小组方式自主探究了。可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经历从科学经历向科学经验的嬗变过程。
3.课堂的灵动驾驭
一是教师的有意识渗透影响因子:教师的边操作与边描述让学生认识了摆及其构成,再次基础上,联系生活说说类似的摆,将学生思维进一步具体化。在认识摆由摆线、摆锤和摆角三部分组合而成的时候教师借助具象思维有意识地渗透摆线可长可短、摆锤可重可轻,摆角可大可小的思想,学生下一步探究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自然是水到渠成。二是课堂的生成性问题灵活解决: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摆线的缠绕、摆锤的挂取、摆动中摆锤与铁架台的碰撞的干扰因素、时间的计量精准度、摆次数的统计等问题。教师在
11
巡视的过程中进行了有效及时的解决。
这三个层面的关注重在通过备课的先思后做确保教学的前瞻性;实验的先做后思留存教学的预见性;教学的做思合一完善教学的实践性。二、学生力争做与思的适切融合1.做前思:实验前的思维碰撞
其一,探究实验的假设:由摆的三要素,即摆线、摆锤、摆角的牵引,学生自然会预测摆的快慢可能与摆线、摆锤和摆角有关。其二,研究方案的制定:主要落在师生合作的基础上学生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其三,计时与计数的明确:看似很简单的计时与计数两个任务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不是那么容易,这里教师不仅选择统一用一个计时钟,还强调计时的诀窍为实验数据的真实有效做好准备。
2.做中思:实验中的反复斟酌学生在师生共同合作研究摆的快慢可能与摆角、摆锤是否有关的过程中,在与教师的对话研讨中思维的视野逐渐放宽,在与教师的合作中感受了协作的重要性与成功感,为自主探究摆的摆动规律与摆线的关系积淀有效的方法。在进行摆的测试中,学生不止一次的测试彰显出其对实验科学性的追求。在学生不同观点的表述中,可以观到学生的思维得以点燃与激活。